|
经过长达六年的讨论,欧盟的REACH法规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REACH法规将成为迄今为止关于化学品管理最为复杂的法规,此法规程序繁杂,涉及面广,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 5 {& ^) ~& M, {) B: z
% a" A3 F* D) {- \" U- }. F
业内专家称,REACH法规将涉及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将影响我国大概3万多家企业,使我国出口欧盟产品的成本提高约5%,进口欧盟产品的成本增加约6%。 D: F# W1 {4 \ p4 Q! M
/ G8 N- H4 P4 U0 H" `7 r1 X, m 欧盟:统一化学品管理
/ B8 ~* N; |6 [0 x3 P9 Z. O8 N* r; P0 E" G; ] ~; E
REACH法规,中文全称为《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它的制定者表示,REACH是基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长远考虑,同时也为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竞争力,建立一个统一的化学品监控管理体系。 $ U3 i/ d' j# o: y6 ~; ]3 E
+ L, y3 g4 ]# z2 l8 N+ {6 S H
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技术法规处调研员赵艳霞解释说,REACH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的,它具有普遍性,其管理的是欧盟市场上与化学品有关的进口商和生产商。
e/ s7 j$ _: a6 p3 X
6 ]( ^5 T0 R5 A" C 欧盟对1981年前后不同阶段入市的化学品采用的是不同的管理方法。有数据显示,自1981年起,约有3500种化学品投放欧洲市场,其中70%已知具有危险特性。尽管这些化学品都已经过检测,但它们只是现有化学品的一小部分。欧盟认为,现行法规已不能提供充分的信息,公众对很多化学品的危险性缺乏了解。此外,对新化学品风险评估的工作一直由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承担,大量提供危险证据的负担加在政府机构的身上,使风险评估过于缓慢。
4 P2 l4 w5 A, N# h/ ]" M5 a, K0 u3 X8 ^. w) s
2001年,欧委会对外表示,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法规,对所有化学物质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负面影响进行管理和控制。此后,法规制定进入立法程序,直至出台、实施。
, b: \" ] u; O1 p* e# y! e6 y$ G2 g8 c; |6 Y
“化学品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先要制订好风险管理措施,一些高危、高毒化学品可能进入需要授权的名单,也可能被要求退出市场或者限制使用用途。”赵艳霞说。 0 ^5 D; N. Q& m/ a" b8 b u! D
B( O7 r8 }' e6 s1 ` 中国政府对REACH法规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体现了欧盟对消费者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质性努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保护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与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间保持合理平衡是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标。”
$ e" b* S+ w! B- Q9 @6 T9 f3 d, {
/ p7 I, [" \0 c( V 企业面临四大冲击
# @0 {8 m3 t3 L! c$ v0 {* c$ @: r& `) n2 W. j& ?4 l( ^
在REACH法规带来的积极影响背后,更不应忽视其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冲击。 6 F& B) u; Q( W# M E0 _
( e: U- K& Q1 z4 N% q6 k
据欧洲委员会预测,REACH法规生效后的最初11年内,其本国化工业需付出的直接成本为23亿欧元,整个工业部门(包括金属、纺织品、电子和汽车)的总成本估计在28亿-52亿欧元之间。欧盟估算认为,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约需8.5万欧元,每一新物质检测费用约需57万欧元。显然,此法规的实施,使我国化工产业及下游轻工、纺织、医药、电子等产业对欧盟的进出口贸易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 s4 p7 _% z: {& Y( Z. E0 g. ~; e# u! l2 k" N0 G1 v
对于我国的进口商而言,因为注册费用被加在成本里,所以从欧盟进口化学品含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产品的价格会提高,这也将影响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7 A' @# Z' j: `! R9 Y) N/ H1 V# D" l0 y3 s' z; ]( j3 l
此外,还要考验进口商的应变和调整能力。赵艳霞分析,原来进口商的原料供应渠道是稳定的,但是因为从欧盟出口的产品可能因为不注册、不达标而不允许生产,那么我国进口商的供应链也要相应的发生改变。
8 n4 \2 Z! Y6 E7 {0 R1 f5 g& M, j9 z6 J
对于出口商而言,要和欧盟的进口商共同协调,提供一些数据,这些都需要增加出口成本,更有业内分析认为,REACH法规繁琐的程序和要求,直接造成了我国出口的障碍,而且会使我国的一些产品退出欧洲市场。 ( U/ c! ^: S# J& o( [1 v$ c. c
* x# h, |1 o5 z- H1 S6 f) J
有专家分析,我国下游企业所受影响将比化工行业本身更大。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王子敏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举例说,“我国的下游企业,譬如纺织,其加工企业用的原料大都是在国内加工的。国内有些化学品企业认为它的产品不直接出口到欧盟,就不去注册,它的产品全卖给了中国企业,企业也就没有积极性去欧盟注册了。但下游企业的产品在销往欧盟的时候,就需要拿出数据。拿不出数据,就没有欧盟市场。” 1 X8 Q1 q4 @ N, m: L4 i
" P% f7 Z) F, Y
把握预注册阶段
2 x: e2 @7 x# f
3 H: e: n; Q- I+ A1 @; O' [' c: I% H REACH法规从6月1日实施开始,到2008年11月31日,这段时间被欧盟规定为预注册阶段。赵艳霞表示,只有参加预注册才能享受注册过渡期,企业只要提供化学品分子式就可以参加预注册,这段时间,对我国进出口还不会有太大影响。 M; a+ s: B4 [/ _* P
/ z& e; m) l: ^, J, y7 @3 @
专家提议,预注册期间,国内各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作用,把相关企业协调起来。首先要了解国内同行里有哪些企业愿意去预注册;其次,把国内企业组织到一块,先分享信息,然后争取一起去预注册。此外,协会可以协调不同的注册方式:委托进口商、律师事务所、中介代理机构或者是国内的驻外机构。 % N6 T0 D- U V+ l3 r
, i" G( N, e8 P% |$ h W% x2 ^& c t 赵艳霞还告诉记者,早在REACH立法过程中,美国政府向欧盟施加了强势的影响,使许多条例最后被弱化了。 7 Y) J o* C/ v4 P5 |9 Y
, c8 G3 G6 C8 [% m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具备的综合性的素质为应对这些“新变化”提供了优势。美国的企业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金钱,但美国有很健全和有效的协会组织,企业向协会提出了很多具体、专业的意见,因此协会也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