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行业社区

标题: 商务部发布2005年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供求分析情况 [打印本页]

作者: 暗香    时间: 2005-3-26 15:44
标题: 商务部发布2005年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供求分析情况
近期,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与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会同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及有关大型商业企业,对600种主要商品200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供求情况进行了排队分析。
: f4 N2 J# l% ]1 i
4 q! G  I5 i! L  2005年上半年,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绝大多数商品特别是消费品基本延续2004年下半年市场的供求局面,供过于求商品继续减少,供求平衡商品小幅上升。本次供求排队分析调查结果显示,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61种,占26.8%,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1.3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39种,占73.2%,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1.3个百分点,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3 L9 z$ O1 x- g; v5 z" B: z: W% i# X) M  ~0 u; T/ i
  按大类分,507种工业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86种,占17.0%,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1.4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21种,占83.0%,与2004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1.4个百分点;82种农副土特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63种,占76.8%,供过于求的商品29种,占23.2%。
8 x' m" B% V+ e" Y
/ S- n1 J4 O2 `4 D3 t4 J8 D2 \4 j  2005年上半年商品供求状况继续得到改善,与以下一些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经济将继续保持健康增长的态势,能源、基础性原材料的需求增幅将有所下降。二是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增加,使粮食生产得到保证,产量有望继续增加。三是国家在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上加大力度,新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规范了食品市场,保证了居民的放心消费,市场供求更加稳定。四是2005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四年,关税总水平由10.4%继续降至9.9%,包括零售业在内的一些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多的国外产品将进入中国,同时纺织品、汽车等一些重要商品取消配额管理后,有利于国内消费品市场的供求结构改善。 6 e8 N( A0 w5 c$ ?* [

6 }, J" \) X6 a6 j7 M6 @, G  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供求的波动性加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居民消费升级的欲望增强,对手机、汽车等热点消费品需求的集中释放,短期内造成某些型号产品市场供求的波动。二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市场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入全球市场,中国市场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大环境紧密相连,大宗贸易产品受国际市场影响加大,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市场的供应。三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一些行业经过几年激烈的竞争后开始改变经营策略,从以低水平的价格战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引起消费者的青睐。
+ H  s' b6 F5 c " s; c3 l$ E/ W: j4 k/ z3 z

+ A* |5 @/ T8 ]6 f
+ ?% Q- B" g0 b+ M) z




欢迎光临 华讯行业社区 (http://students.sinoinfo.com.cn:8025/) Powered by Discuz! X3.2